消费者质疑“618先涨后折”价格陷阱 反遭平台方强制踢出群聊
站长之家旗下团购平台陷诚信危机
本报记者 王晓明
【深度财经讯】今日正值电商618大促节点,消费者李先生(化名)向本报爆料称,其在站长之家旗下“站长团购”平台的官方微信群内,发现某原标价399元的产品在618活动期间仍显示“活动价399元”,质疑平台存在“虚假打折”行为后,竟遭平台负责人直接移出群聊。
消费者:优惠宣传涉嫌价格欺诈
据李先生提供的群聊记录显示,该平台于6月17日发布公告称“618年度钜惠,全线产品限时折扣”。但当李先生查阅其关注的一款软件服务时发现,该产品此前长期标价为399元,而活动页面标注“原价599元,618狂欢价399元”。李先生随即在群内提出质疑:“所谓打折只是把原价虚构抬高再打折,实际成交价毫无变化,这是否构成价格欺诈?”
平台回应:沉默后直接移除用户
群内多位消费者随后附和李先生的质疑,要求平台说明定价依据。令人意外的是,群管理员(标注为“站长团购负责人”)未对价格疑问作出任何解释,而是在十分钟后直接将李先生移出微信群。本报记者尝试联系该负责人,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应。
法律人士:涉嫌违反价格法及消费者权益法
“此类‘先涨后折’的行为已踩踏法律红线。” 消费者权益保护律师张正指出,《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》明确要求经营者降价促销必须基于真实原价,虚构原价诱导消费可被认定为欺诈。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涉事平台除需赔偿消费者损失外,还可能面临市场监管部门最高50万元的罚款。
行业观察:团购平台监管漏洞亟待重视
互联网消费维权联盟负责人陈敏表示:“部分中小型团购平台利用私域社群封闭性规避监管,对质疑者采取‘踢群封口’的粗暴手段。消费者应注意留存截图证据,并向12315平台举报。”
记者调查:涉事产品定价疑云重重
本报记者追溯该产品历史价格发现,其在5月多个第三方比价平台记录中均显示为399元,与当前所谓“599元原价”存在明显矛盾。站长之家客服对此仅回复“活动价格由供应商制定”,拒绝提供定价凭证。
权益提示:消费者可依法索赔
目前李先生已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提交投诉。法律人士建议,遭遇同类问题的消费者可依据《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》要求“退一赔三”,最低500元的赔偿。
报道立场声明
本文基于消费者第一手证据及法律条文撰写,旨在监督商业行为合规性。呼吁涉事平台:
- 公开回应价格质疑并出示定价依据
- 恢复李先生群成员资格并道歉
- 立即整改促销规则,接受社会监督
(为保护爆料者权益,文中李先生为化名。本报将持续追踪事件进展。)
取证建议:若您遭遇同类事件,请立即:
- 对商品历史价格页面公证留存
- 保存群聊记录及踢群证据
- 向12315平台提交“价格欺诈”投诉(需注明“要求书面答复”)
- 联合其他消费者发起集体维权
这一切,似未曾拥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