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8 月 28 日下午,香港数码港会议厅的热度,比盛夏的维港更甚。
偌大的会场内座无虚席,香港金融领域的重要领导,以及数百位来自全球顶尖金融机构的 CEO、高管西装革履,手中的议程表被反复标记 ——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行业峰会,而是《稳定币条例》正式生效前的 “亚洲数字金融前瞻会”,一场决定未来数年亚洲数字金融基础设施走向的 “顶层对话”。
01 嘉宾介绍
本次峰会的嘉宾名单,堪称香港金融业的 “星光榜”:国际投行负责人、跨境支付巨头高管、数字资产领域领军者齐聚,每一位的发言都关乎行业走向。
但现场镜头却频频对准一个 “非金融圈” 的身影 ——OpenCSG CEO 陈冉。
作为唯一受邀演讲的非金融界人士,Sam作为 AI 领域的专家,一登场就打破了传统金融峰会的讨论边界:“当大家都在谈稳定币的合规与清算时,我们更该思考一个问题 ——AI 如何让新金融体系‘活’起来?AI结合稳定币如何创造更多的生产力?”
香港金融管理局主办的开放金融大会吸引了业界顶尖人物齐聚一堂,共商创新与开源驱动的金融未来。重量级嘉宾包括:
陈茂波: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
余伟文: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
禤惠仪:香港银行公会主席暨渣打银行香港及大中华北亚区行政总裁
孙煜:香港中资银行业协会主席兼中国银行(香港)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
郑松岩: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裁
各位嘉宾不仅领航所在领域,更通过对开放金融生态、数字资产和人工智能的深入洞察,共同探索香港在亚洲乃至全球的金融创新领先路径,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未来布局。
一句话,让全场的焦点从 “规则落地” 转向 “生态进化”,也揭开了 OpenCSG 与香港数码港联手布局的大棋。
02 OpenCSG,不仅是AI
早在 2025 年初,OpenCSG 就与香港数码港(Cyberport)共同发起了OCC(Open Cyberport Community)社区计划——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 “企业 + 园区” 合作,而是瞄准 GenAI(生成式 AI)、Web3、主权 AI 三大前沿领域的 “突围行动”。
陈冉在演讲中解释:“香港不缺金融底蕴,也不缺科创活力,但需要一个‘融合引擎’—— 把开源的技术生态、开放的金融生态,和本地的产业生态绑在一起。OCC 要做的,就是这个引擎的‘点火器’。”
比如在 GenAI 领域,OCC 已联合高校、科技公司搭建开源模型库,让金融机构能低成本调用 AI 进行风险预测;在 Web3 层面,通过合规化的开源工具,降低中小金融机构进入数字资产领域的门槛 —— 这些布局,都在为香港的 “开放金融” 铺路。
然而,这只是一个开始……
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,每年处理全球 70%-80% 的人民币跨境支付;与此同时,香港在数字资产监管、跨境电商结算、金融科技试点等领域的动作频频 —— 从推出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(VASP)牌照,到探索 “数字人民币 + 跨境贸易” 场景,香港早已不是数字金融的 “跟随者”。
“香港的优势从来不是‘跟风’,而是‘连接’—— 连接东西方的资本,连接传统金融与新技术。” 陈冉在演讲中强调,“当 AI 能优化跨境支付的效率、让稳定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,香港完全有能力从‘清算中心’升级为‘亚洲开放金融的领航者’。”
唯一 AI 企业受邀背后:稳定币 ×Web3×AI,暗潮已至
值得深思的是,OpenCSG 作为本次金融峰会唯一的 AI 企业代表,其亮相本身就是一个强烈信号:稳定币、Web3、跨境金融的下一步发展,离不开 AI 的深度整合。
“我们来这里,不是‘跨界蹭热度’,而是带着具体的解决方案。” 陈冉在演讲结尾透露,OpenCSG 接下来将联合数码港,推出针对稳定币生态的 AI 工具包,并启动 “Web3 + 跨境金融” 的试点项目 —— 一场 “AI 赋能新金融” 的浪潮,已在香港悄然酝酿。
03 结语
条例生效只是开始,香港的 “开放金融时代” 来了
当《稳定币条例》即将在不久正式生效,这场盛会更像是一次 “战前动员”—— 金融巨擘们看到了合规化的方向,而 OpenCSG 这样的科技企业,则带来了 “技术破局” 的可能。
是成为技术服务商,还是直接拿下发行牌照?OpenCSG 与香港金融掌舵者们的下一步,或许将决定整个亚洲数字金融的格局。
这场暗潮涌动的布局背后,藏着怎样的颠覆可能?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的预判~
这一切,似未曾拥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