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明: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TopKlout克劳锐,作者:香蕉泥,授权WAP站长网转载发布。
“我呢,不是咱们阿拉伯的最后一个小公主嘛。”
近日,这句洗脑台词在抖音走红。
视频中,抖音创作者@亚特兰贵父 男扮女装,身着各国女性服饰,手拎蜜雪冰城袋子佯装名牌包包,每个视频都以“我呢,不是咱们xx国最后一位小公主嘛”开场。
这一荒诞组合出自@亚特兰贵父 的系列视频《那些离谱的带货人设be like》。
创作者的本意是通过抽象方式,模仿网络上编故事、捏造人设带货的行为,却因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独特的幽默感,让观众瞬间记住了这位“最后一位公主”。
图片源自抖音精选
而他的小号@我呢不是亚特兰贵父的日常吗 ,则通过模仿女主播向观众索要礼物、翻唱“余生哥哥我要买包包”的片段再度引发关注。
尽管每条视频内容相似,但凭借不同的服饰和场景变换持续爆火。网友纷纷留言调侃:“贵父已经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中无法自拔了。”
无论是大号的“公主”系列,还是小号的“余生哥哥”模仿,这些看似重复的内容,却因其夸张的表现和无厘头的幽默,深得观众喜爱。
为什么这种以“梗”为核心的抽象表达能让观众如此“上头”?看似千篇一律的视频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魔力?
跟随「克劳锐」的视角,我们一起拆解@亚特兰贵父 的爆火密码。
从 “最后一位公主” 说起
@亚特兰贵父 的火爆,不单靠一时的偶然,而是在“梗”上不断推陈出新,创造了一个可以反复消费的个人特色。
从“最后一位小公主”开始,他凭借反串的形象、魔性的台词和荒诞的道具迅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。
这些内容起初可能仅因其夸张和反差感而受到关注,但正是这种易于传播和反复模仿的洗脑特质,让它从一个偶然的火爆视频,迅速转化成了一个持续受欢迎的创作系列。
@亚特兰贵父 在去年12月发布了第一条《那里离谱的带货人设be like》视频,首次造出“我呢,不是咱们迪拜最后一位阿联酋公主嘛”这个梗,其账号由此爆火,被网友戏称为“二战转折点”。
图片源自抖音精选
这条视频走红后,@亚特兰贵父 并未让其停留在单一爆款的状态,而是将其发展为后续创作的核心。
通过不断变化服装、背景和人物设定,他把“xx国最后一位公主”的梗打造成了一种可持续的创作模式。
从不同的服饰到不同的背景,每次发布的视频虽然形式相似,但别出心裁的台词与融梗总能给观众带来新的笑料。
核心梗保持不变,外在元素持续更新,这使得@亚特兰贵父的视频不仅延续了爆款的魅力,也避免了因内容单一而导致的观众疲劳,成功地将一个偶然爆火的视频系列化。
此外,“造梗”本身就具备放大传播效果的天然优势。
例如,李佳琦的“买它”一词,就凭借其特有的语气和反复强调,成为了网络购物的代名词,一度成为各种模仿和二次创作的对象。
黄子韬也在直播中造出名梗:“call me,我去干死他”,成为表达“力挺”、“撑腰”的万能句式,被大量应用于各种表情包中,他本人也多次下场亲自玩梗。
这些梗之所以能迅速传播,正是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个性化、简洁性和模仿性,使观众能够轻松理解并快速参与其中。
@亚特兰贵父 的火爆,正是通过“造梗”,将自己的“梗”洗脑般传递给观众,让他的内容能够快速传播并持续引发互动。
网友爱看抽象
就一直搞抽象
近年来,年轻人对“抽象”内容的喜爱已成为一种显而易见的趋势。
所谓“抽象”,即内容在形式上简单、直观,几乎没有复杂的情节或深层次的思想内涵,更多依赖夸张的表现和直白的幽默。其主要特点是“无厘头”,通过毫无逻辑的语言和画面,为年轻人提供精神解压。
@亚特兰贵父 敏锐地洞察了短视频平台上年轻人对“抽象”风格的偏爱,将其作为自己视频创作的核心手法。
他针对带货文化中的套路和虚假人设,通过夸张的表演,将这些网络现象以“抽象”的方式呈现出来,同时巧妙融入其他网络热梗。
例如,前段时间“八个瑞士卷”在网络上引发热议,不久后这一话题就被@亚特兰贵父 拍进视频。
视频中,他穿着欧式风格的公主裙,出演“瑞士最后一位小公主”,金句频出:“你吃了咱们的这个瑞士卷,就算是去过瑞士了。”将网络热门话题与自己的抽象风格结合,获得了更大的讨论度。
@亚特兰贵父 在评论区也延续了同样的抽象风格与网友互动,进一步强化其抽象人设——和网友一起玩梗、回复抽象表情包,被网友称为“最想在大街上偶遇的网红”。
图片源自抖音精选
不仅如此,这种“抽象”风格还引发了网友的大量模仿和自发性调侃。
尤其在“最后一位小公主”这个梗的传播中,许多年轻人将其与自己的工作生活相联系,将其进行改编与二创。
例如,抖音用户@文科女不流泪 翻拍了“我呀,不是全世界最后一个华籍华裔的英专生嘛”,获得了十几万点赞。
这种“抽象”风格的成功,不仅体现在其娱乐性上,更在于其极强的传播性。由于其简单、直接的特质,观众容易模仿并参与其中,进一步促进了视频的病毒式传播。
@亚特兰贵父 正是精准把握了这一点,其作品不仅与年轻人的精神状态“一拍即合”,还具备了极强的可复制性和互动性,从而迅速在网络上扩散并持续火爆。
在重复里找变化
却越做越顺手
@亚特兰贵父的成功,不仅在于他反复运用“抽象”风格,更在于他通过系列化内容,逐步建立起鲜明且独特的人设。
他通过不断重复“我呢,不是xx国最后一位小公主嘛”和“我有一个good news和一个bad news”等标志性台词与角色,快速为自己打造了独特的标识符。
每当观众看到这一形象、听到这些台词,都会自然联想到@亚特兰贵父 ,形成了强烈的辨识度。
这种标签化的人设不仅让他在网络平台脱颖而出,也让观众产生了“看到他就想笑”的条件反射。
图片源自抖音精选
同样的成功案例还有穿搭博主@白昼小熊 。
如今,大家一提到“多巴胺女孩”就能立刻想到她,甚至由她衍生出一种独特的穿搭风格,在网络上掀起热潮。这也是创作者成功树立形象并实现出圈的典型。
通过在重复中寻求创新,@亚特兰贵父 成功地将一个简单的“抽象”风格打造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。
其爆火并非偶然,而是凭借精准的形象塑造和独特的创作方式,最终在网络平台占据了一席之地。
你看过@亚特兰贵父的视频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对他的印象~
这一切,似未曾拥有